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详情
80后、90后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也是家中孩子成长教育的关键期。此时,多数年轻人都忙不过来,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自然成了免费帮手,承担起了部分教育管理工作。
然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教育管理孙辈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会因为教育观念和做法上与年轻人不一致闹得不开心。
隔代教育矛盾重重
晨晨(化名)是丰城尚座小区的小朋友,长得乖巧,善于交际,美中不足的是爱吃零食,6岁的他吃饭还要爷爷奶奶喂。
“不喂,他就不吃。饿了就吃零食。”谈及孙子的吃饭问题,晨晨的奶奶很是头疼。
晨晨的父母都在学校上班,周一到周五早出晚归,都是老两口在照顾他,平时不爱吃饭,就吃零食。
“我们平常没有时间精力,都是爷爷奶奶管。也许是隔代亲的缘故,本来该自己动手吃饭的,看到晨晨自己不吃,就喂他吃,慢慢就依赖上了。”晨晨的爸爸邓小波说,父母帮自己管理孩子,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因此在晨晨的教育管理问题上,尽管观点理念上有不少不同,都不好意思过多争执。
“我家公公婆婆很心疼孙女,冬天怕她冷,穿很多衣服。六七个月就开始把屎把尿,会导致孩子脱肛。”刘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把孙辈当宝,大都溺爱。不过,爱要有分寸,爱的方法要恰当。因此,发现老人不对的地方,自己会及时指出。
“这样做不行,那样做又要不得,费力不讨好,干脆就不管了。”在采访中,世纪花城一位居民坦言,自己也曾照顾过孙子四五个月,儿子儿媳不是说给孩子的饭菜搭配补营养,就是说让孩子这摸那摸的不卫生,会生病。因此,干脆出点钱,让他们自己请保姆,自己回来享清福。
隔代教育优势不可磨灭
记者通过现场调查并查阅相关资料得知,隔代教育已成为抚育后代的重要方式,尽管其中争执不少,但其优势不可磨灭。
“我的婆婆妈和老人公都退休了,也没得啥爱好,所以有大把时间帮我们带孩子,挺好的。”市民杨琴说,老一辈具有育儿经验与耐心,尤其是刚退休不久的老人,不仅时间充裕,而且身体也硬朗,他们能更耐心地陪伴孩子,缓解年轻父母的压力。
“我也到主城区照看外孙多年。女儿女婿忙于工作,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别的不敢保证,至少能增加孩子的安全感。”李晓芳是一名退休教师,只有一个独生女。女儿结婚生孩子后,恰逢自己也退休无事干,便主动承担起照顾外孙女的任务。自己去照顾,没有给女儿女婿增加经济负担,家中的孩子有外公外婆陪伴,情绪也稳定。
“我们夫妻二人长期在外打工,两个儿子都是奶奶带大的。有奶奶在家,放学回来有安全感,尤其是晚上睡觉,从小独立。”蒋代雪是一位农村妈妈,生活所迫与丈夫长期外出打工,如果带上孩子一起外出,夫妻二人就只能一个人上班。好在婆子妈身体还行,照顾两个孙子的重担就落在她肩上,期初还有点担心,一方面害怕她照顾不过来,另一方面又担心孩子在家思念远方的父母。后来才逐渐发现,孩子在奶奶的照顾下,越来越乖巧,做事大大方方。
隔代教育弊端不少
从众多采访对象的讲述中不难发现,隔代教育虽然优势明显,但弊端也不少。
“我隔壁家的爷爷奶奶很是溺爱孩子,每天上学帮孩子背书包到校门口,放学后又在校门口接过书包背回来。”在世纪花城后三期采访时,一名冉姓老人告诉记者,他也经常接送外孙女,来去的途中经常看到背着书包的老人。有的老人事事代劳,没有教会孩子收拾学习用具,孩子常常丢三落四,不是书本忘带了,就是水壶饭盒拿掉了。搞得孩子学习不安心,自己也很累。
“有的老人在教育理念上也有问题,我家亲戚中就有这样一个例子。”县城八一广场附近居民田宏斌说,他家有一个远房表姐在家照顾孙子,在不经意中给孙子灌输遇事靠打来解决的观念。比如在家不小心被桌子碰了头,这位表姐就告诉孙子,桌子碰疼了你,自己去打桌子。这样的教育理念错得离谱。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老人容易限制孩子探索,影响创造力发展。最严重的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父母长期缺位加上祖辈力不从心,容易导致心理问题。此外,隔代教育还存在护短、恐吓教育等弊端。
编后语:
隔代教育作为中国家庭普遍的育儿模式,优势与弊端长期共存,我们只有科学看待,用好隔代教育的优势,尽力将弊端影响缩小,从而让隔代教育变完美。
隔代教育实践中,祖辈要积极培养新的育儿观念,通过权威渠道学习科学的育儿知识和技能,尽可能避免用老观念老思想去教育孙辈。要规避溺爱陷阱,为孙辈设定行为底线,比如不随意满足物质需求,培养孩子规则意识。尤其是孩子犯了错,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祖辈切忌护短。
父母是教育培养孩子的主角。在隔代教育不可避免的情况下,父母应掌握教育主导权,做好家庭分工,祖辈侧重生活照料,双方定期沟通统一原则;父母要保障亲子时间,无论多忙,都要抽时间高效陪伴,避免孩子情感依赖完全转向祖辈。
此外,隔代教育涉及大量的留守儿童,需要家庭以外的关注和支持,尤其是需要政府的政策与社会支持倾斜,用专业的指导增长育儿经验,以此弥补家庭教育的结构性缺失。
记 者:邓尧予
编 辑:李玉婷 林雪琴
编 审:林雪琴
副总编:张建华
总编辑:周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