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丰都要闻 > 详情
王海霞是保合镇牟家场村人,2001年10月出生。2023年6月,王海霞大学毕业,恰逢镇上公益性岗位招聘,让她踏上志愿服务征程,工作两年后,被评为丰都县最美志愿者。
王海霞带着孩子们给老人分食品
情系留守儿童 点亮成长微光
近日,记者在在保合镇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会的活动室见到了王海霞,她正为孩子们分发礼物,脸上洋溢着温暖笑容,眼神里满是专注与关切。
“当时看到招聘,能在家乡工作,又能践行入党时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我毫不犹豫就投了简历,很幸运通过了。”王海霞回忆道。
成为保合镇政府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后,王海霞深知责任重大,迅速投入到每一项工作中。在走访入户中,她关注到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这些留守儿童就像散落在乡村角落的星星,需要有人去发现、照亮。”王海霞说。
“我很感谢老师们对我的教导,我现在比以前自信多了,不再因为家庭的原因而感到自卑了。我会好好学习,以后让家里面的生活变得更好。”学生陶阳(化名)说。
除了日常的走访入户,王海霞还积极投身于保合镇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会的各项活动中,而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当属独具特色的农耕活动。王海霞带孩子们到田间,挽起裤管一起插秧、除草,还讲解农耕知识:“小朋友们,粮食来之不易,不能浪费哦。”孩子们听得认真,干得起劲,汗水湿透衣衫,脸上却满是快乐。
心牵银发乡亲 温暖暮年时光
保合镇金盘村敬老院是王海霞的另一处“日常打卡点”。王海霞深知,这些老人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慰藉。
每逢周末,王海霞就组织村里的孩子前往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有的为老人整理房间,有的拿起扫帚认真地打扫,还有的为老人按摩捶背,陪老人聊天解闷。
“这姑娘时不时就来看我们,不仅帮我们打扫卫生,还陪我们聊天,让我们这些老人很开心。”一位头发花白的王奶奶(化名)紧紧拉着王海霞的手说。
孩子们还为老人们表演了精心准备的节目。欢快的舞蹈、动听的歌声、幽默的小品,让老人们笑得合不拢嘴。一位小朋友拉着一位老人的手说:“爷爷,我以后还会经常来看您的,给您讲好多好多有趣的故事。”老人笑得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说:“好孩子,爷爷等着你。”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关爱老人,也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王海霞说。
从公益岗到村专干的初心接力
时光荏苒,两年时间里,王海霞帮助了9名困难儿童解决生活、学习问题,为留守儿童送教上门350余次,成功组织元旦晚会、集体生日等大型活动30余次。她的付出与努力,不仅赢得了孩子们和家长们的广泛赞誉,也得到了保合镇师生和家长们的一致认可。
“王海霞不仅有责任心,还有奉献精神,她总是把孩子们的事情放在第一位,每周都精心组织各种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保合镇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会志愿者杜陈雨说。
“每一次看到孩子们取得进步,看到老人们露出开心的笑容,我都觉得自己的工作特别有意义。我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王海霞坚定地说。
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王海霞也在不断成长与进步。她学会了如何与不同性格的人沟通交流,如何组织协调各种活动,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2025年4月,按照公益性岗位的规定,最长服务期3年且一年一签。第二年服务期将满,王海霞即将结束在公益性岗位上的工作。然而,她服务村民的热情丝毫未减。经过慎重考虑,她毅然选择成为牟家场村的专干,希望以新的身份继续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
“公益性岗位虽然结束了,但我想为村民服务的心永远不会变。”王海霞表示,成为牟家场村的综合服务专干,可以更好地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同时,将继续在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会当志愿者,为孩子们带去欢乐。
记 者:李 巧
编 辑:李玉婷 邓尧予
编 审:林雪琴
副总编:张建华
总编辑:周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