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时政要闻 电视新闻 丰都故事 丰都党建 政民互动 微视频 全媒体 稿费系统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遍地盛开乡风文明花 ——记全国文明村镇栗子乡建龙村

来源: 浏览量:1743 更新时间:2025-07-11 09:54:54

院坝会

建龙村境内当年红军书写的标语


记者 李达元

村道路绿树成荫,农家院花团锦簇,田坎边瓜果飘香,昔日闲置地化身“微景点”……近日,记者走进栗子乡建龙村,仿佛走进了一幅精心绘制的田园画卷。

近年来,建龙村紧扣“山乡美村、红色建龙”发展定位,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先后获评重庆市文明村镇、全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中央组织部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等荣誉。

党建引领聚合力

在文明村镇创建中,建龙村通过组织建设有力、党建指导有力、活动开展有力“三力”齐发,打造“党建强村”。深化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建设,以活力党组织建设为抓手,推行党员登记、注册、报到制度,做到党组织与党员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联结,实现党组织“大门常开、党员常来”。

同时,构建“乡党委—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架构,由乡党委派出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党建指导员,定期听取群众意见、协调解决问题,让党的影响逐渐“立体化”。

“近年来,以党建带群建引导成立社会组织41个,开展群众文化活动65场。”建龙村党支部书记杜启昌说。

培育特色产业

建龙村守牢粮食安全底线任务,深入实施“优质栗子大米”工程,积极推广“野香优莉丝”等优质品种。2024年,全村水稻种植600亩,产量28万公斤。

杜启昌介绍,通过回引本土人才返乡创业,推动厂房1500平方米、冻库1000立方米、总投资500万元的辣椒加工厂落地投产。2024年加工产品达1500余吨,实现营业额1000万元,带动2500余户农户种植辣椒4000余亩,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同时,扶持本村残疾人夫妇创业,创立专业合作社发展中药材黄蜀葵产业,带动全乡40余名残疾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全村170名村民共销售黄蜀葵干花和其他农产品3万公斤,销售收入达60余万元,人均增收约4000元。”杜启昌说。

延伸基层治理

建龙村以自然院落为基础,辐射30~50人为标准划分“邻栗小院”13个,群众自选出品行端正的院落长13名,完善院落章程,村级下放事项20余件由院落自治,基层治理延伸到“最后一米”。

“我们邀请市、县人大有关专委会和司法机关到村开展执法检查,举办普法讲座10余场,培养‘法律明白人’3名。”杜启昌说。

同时,组建了一支由14名退休党员、村民代表组成的志愿者调解队,以“邻里互助、情暖万家”为主题,为村民提供“家访式”、面对面、零距离的邻里互助服务,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有效融合。

扮靓和美乡村

建龙村锚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目标,开展建龙村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工作,坚持“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原则,将全村划分“原色田园”“原生古寨”“原味红村”三大功能区,彰显人文底蕴、产业特色、生态优势。

同时,注重回应村民期盼,全力实施“一改三提”项目,推动全村474户村民全面实现自来水集中供水,完成旧房改造135户,新建生产便道2公里、4.5米宽产业路1.4公里、2.5米宽机耕道4.5公里,不断完善全村基础设施建设。

协调发展生态振兴与文化振兴,围绕四川红军第二路游击队历史印迹,实施红色美丽村庄项目建设。开展“我为乡村种棵树”活动,陆续栽种桃花、李花、樱花树等7000余株,为建龙村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增添色彩。



记者调查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丰都艺韵 仙境南天湖,度假新天地 深学笃用习近平文化思想 奋力书写文化强县新篇章
丰都微信公众号
“看丰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