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丰都故事 > 详情
吴鹏与孩子们交流
记者 李达元
吴鹏是县融智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担任此项工作迄今已整整10年。他始终坚持以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年轻一代,使这个学校的少先队员一个个像花朵般茁壮成长。
“胸佩红领巾的孩子们热情、大胆、好动,对他们的思想教育,不能简单通过讲课来教授,而是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活动来进行……”近日,吴鹏向记者谈起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时,打开的话匣子滔滔不绝。
细心守护孩子成长微光
“嘻嘻,你看他走路好奇怪哦。”走廊里,几个低年级孩子捂着嘴偷笑。他们的目光聚焦在一个叫梁大伟(化名)的学生身上。
梁大伟因先天身心发育迟缓,总带着略显笨拙的步态,说话时字音像被揉皱的纸团,模糊却透着暖意。每当课间“逛校园”时,他总会扬起清澈的笑脸,用含糊的声音和擦肩而过的老师和同学打招呼,仿佛从未察觉那些异样的目光。
班主任曾告诉吴鹏,这个在课堂上连拼音都认不全的孩子,抽屉里永远整整齐齐摆着空白作业本。直到那次校园活动,吴鹏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请他看管道具。
“正午的阳光掠过操场,当我返回时,竟看见他蹲在道具箱旁,用手指仔细理顺散落的彩带,汗水顺着泛红的脸颊滑落,他把每个纸箱都码得整整齐齐。”吴鹏说。从那以后,每当他路过德育处,总会在门口探出半个身子,奶声奶气地喊:“吴老师……”尾音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轻轻扬扬飘进办公室。
吴鹏介绍,最让自己难忘的是那场“草坪保卫战”。他把梁大伟叫到走廊角落,递给他一张自制的“管理员聘书”时说:“以后这片草坪就交给你啦。”梁大伟的眼睛突然亮起来,像揣着宝贝似的把聘书折好放进裤兜。以后上课期间的每天,梁大伟戴着小红帽的身影总会准时出现在草坪边,劝阻踩踏草坪的同学。
从空白到星河的筑梦人
那是2019年蝉鸣最盛的暑假,吴鹏站在空荡荡的教室前,墙面还留着水泥的冷硬气息。这是学校交付给他的“少先队活动室”筹建任务,图纸摊开在膝头,墨迹被汗水洇出小团阴影。为了不影响教学,所有施工都在假期进行。
“那些日子里,我白天在装饰城的瓷砖堆里挑拣星星图案的腰线,晚上和设计师对着设计图讨论吊顶的弧度,汗水把T恤后背浸出盐花。”吴鹏说。
当九月开学季来临时,孩子们推开活动室的门,一眼看到暖黄色的灯光漫过墙面的少先队知识树,以及柜子上摆放的一颗颗五角星,不禁欢喜雀跃:“我们终于有了活动室。”
吴鹏介绍,入队仪式前的队前教育,曾是让他头疼的“麻雀大会”。四百多个刚入学的孩子涌进会议室,像撒了把跳跳糖般叽叽喳喳。直到他把红领巾系法编成“左手搭右肩,右角绕一圈”的顺口溜,当他们奶声奶气跟着念时,忽然有个扎羊角辫的女孩举手说:“吴老师,红领巾像草莓味的丝带。”
“我听了不由一愣,立马带着他们用彩色毛线模拟系红领巾,在游戏中学会‘五指并拢举过头顶’的含义。”吴鹏说。以后每次看到孩子们站在队旗下,红领巾在风里飘成鲜艳的火苗,都会想起那个被毛线团铺满地板的下午。
吴鹏对学校四千多名学生的行为纳入积分管理。一次,他安排拿着“待提升卡”的男生李壮(化名)去幼儿园当“小老师”,时值傍晚,李壮蹲在花坛边,耐心地帮小班学生系鞋带,夕阳把他俩的影子拉得老长。后来李壮在积分总结会上,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原来当别人需要我时,跑太快会让他们追不上。”
用实际行动教育孩子
2022年夏天,疫情期间吴鹏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38℃的高温里爬了13 层楼入户走访;扑救山火的那个夜晚,吴鹏与志愿者抱着 20 公斤的水带在山林里穿行……
如今,吴鹏已成为蓝天救援队其中一员,每次训练攀爬绳索、冲锋舟操作、山地奔袭,脚上的水泡和掌心的茧都会隐隐作痛。但当他在校园活动中,教孩子们用红领巾打逃生结时,分享应急自救知识时,看着他们专注的眼神,忽然懂得这些汗水的意义。
“教育者的背影,就是最好的教科书。”吴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