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时政要闻 电视新闻 丰都故事 丰都党建 政民互动 微视频 全媒体 稿费系统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丰都“夜经济”的效益密码与发展桎梏

来源: 浏览量:1747 更新时间:2025-06-27 12:37:25

热闹的车轮夜市


记者 王阳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夜经济”已成为拉动城市经济的重要引擎。在县城龙河东商圈和宏声广场等地的夜间摊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经营品类丰富多样,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消费,为城市增添了浓郁的烟火气。然而,在这繁荣景象背后,摊位经营效益究竟如何?又面临着哪些发展瓶颈?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品类不同收益有别

当夜幕笼罩龙河东商圈,一字排开的户外流动摊车依次亮起暖黄色的灯光,蒸腾的热气裹挟着麻辣鲜香的气息扑面而来。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的摊位经营品类丰富多样,有麻辣小海鲜、烤串、卤菜、网红汤圆等令人垂涎的美食,宛如一个微型的“夜间集市”。

在众多美食摊位中,经营网红汤圆的王萍的故事颇具代表性。她去年7月在县城宏声广场出摊,她初入夜市经营时,选择售卖小饰品。然而,由于缺乏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生意十分惨淡,一天最多只能卖出100元左右的商品。随着城市的发展,龙河东商圈夜市人气渐旺,美食类摊位更受消费者青睐,她敏锐地察觉到这一商机,于是,果断转移阵地,开始经营网红汤圆。

“没想到这一转变,彻底改变了我的经营状况。”王萍说,如今,她的网红汤圆摊位每天最低能有150元左右的收入,在元旦、春节等节假日高峰期,每晚的销售额更是能突破500多元。

与王萍的网红汤圆摊位相比,烧烤摊位的生意更为火爆。记者注意到,不少烧烤摊位前都排起了长队,摊主们忙得不可开交。不少烧烤摊位除了线下销售,还是不少市民线上购买的热门选择。生意好的时候,一晚上的销售额能轻松突破千元;即便生意相对较差的时段,一晚上也能有200元~400元的销售额。

场地与竞争多重制约

尽管丰都“夜经济”摊位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在繁荣的背后,摊主们也面临着诸多发展瓶颈。

场地限制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随着夜市知名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摆摊大军中,有限的经营场地愈发紧张。狭小局促的场地空间也限制了摊位规模的扩大,使得摊主们难以拓展经营品类,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样给摊位经营带来巨大压力,由于夜市摊位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大量从业者涌入,导致同一品类的摊位数量众多。在龙河东商圈短短几百米的路段上,就聚集了多家售卖烤串、臭豆腐等小吃的摊位。同质化竞争严重,使得部分摊主不得不通过降价促销等方式吸引顾客,这不仅压缩了利润空间,还容易引发恶性竞争,影响整个夜市的经营秩序。

环境卫生问题也成为夜市发展的一大阻碍,部分市民在享受美食后,随手丢弃垃圾,导致摊位周边环境脏乱差,而摊主们在忙碌的经营过程中,往往无暇顾及垃圾的清理。此外,一些摊位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也容易引发周边居民的投诉,对夜市的经营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多方协同共促发展

面对“夜经济”摊位经营存在的问题,县商务、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等部门积极行动,采取一系列举措,助力“夜经济”健康发展。

商务部门充分发挥规划引导作用,根据城市发展布局和居民消费需求,合理规划夜市经营区域。综合执法部门加强对夜市的日常管理,规范摊位经营秩序,加强对摊位摆放的管理,杜绝乱摆乱放现象;加大对环境卫生的监督力度,要求摊主做好摊位周边卫生清理工作,并增加保洁人员数量,及时清理垃圾,确保夜市环境整洁。市场监管部门则强化食品安全、商品质量等方面的监管,定期对美食摊位的食材采购、加工制作、储存条件等环节进行全面检查,严厉打击使用过期变质食材、违规添加食品添加剂等行为,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同时,加大对售卖商品的质量抽检力度,对假冒伪劣产品依法进行查处,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摊主们对“夜经济”的未来发展也充满期望,他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进一步完善管理政策,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摊主们也表示,将不断提升自身产品和服务质量,通过创新经营品类、优化营销策略、加强行业自律等方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让“夜经济”告别野蛮生长

夜幕降临,县城龙河东商圈的“夜经济”摊位亮起盏盏灯火,勾勒出城市别样的生机。但繁荣表象之下,经营效益参差不齐、发展瓶颈重重的现实不容忽视。这不仅关乎摊主生计,更影响着城市经济新增长点的培育。

从经营效益来看,品类差异带来的收益分化,本质是市场供需规律的直观体现,美食类摊位的火爆,源于其契合大众即时消费需求;而服饰、手工艺品摊位若想突围,需深挖文化内涵,打造独特IP,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同时,线上线下融合的营销模式,也能为其拓展更广阔的消费市场。

场地限制与激烈的同质化竞争,阻碍着“夜经济”前行,对此,政府部门需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科学规划,合理扩容经营场地,完善基础设施;制定长期稳定的管理政策,增强摊主信心;引导从业者创新经营思路,避免恶性竞争。而摊主自身,也应积极提升服务品质,参与行业自律,共同维护夜市良好环境。

“夜经济”不仅是经济现象,更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只有政府、摊主与社会各方凝聚合力,在规划、管理、创新等方面精准发力,才能让我县“夜经济”告别野蛮生长,走向高质量发展,真正成为点亮城市夜空、繁荣城市经济的璀璨明灯。



争做丰都文明人 共创全国文明城 记者调查 深学笃用习近平文化思想 奋力书写文化强县新篇章 今日关注 一个重要理念的诞生|学习总书记的好作风⑫
丰都微信公众号
“看丰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