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详情
近年来,作为县级文明单位的三合街道新建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深化文明实践,在社区环境治理、志愿服务、特殊群体关怀等方面持续发力,通过实际行动持续增强社区群众凝聚力,让文明之花在基层绽放,群众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获得感在细微处扎根。
志愿者们捡拾河道垃圾
齐心护河守护美丽家园
近日,新建社区组织的志愿者队伍在蜿蜒的河道边开展志愿活动。志愿者们身穿红马甲,手持垃圾袋和夹子,仔细捡拾岸边的塑料瓶、包装袋等各种各样的垃圾,切实守护辖区河道生态环境。
“包鸾河流经三合街道新建社区,我们每个月都要组织两次志愿者活动,在清理河道垃圾的同时也让更多人重视保护河道生态,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我已经参加很多次了。”新建社区志愿者孙克明说。
除了志愿者集中行动,河道管理员的常态化巡查也一直在进行。他们每日沿着河道徒步巡查,及时清理零星垃圾,并对河道水质、水位进行监测记录,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上报并联系相关部门处理。
新建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廖晓花表示,社区一直注重环境保护和治理,接下来将继续完善落实“河道管理员+志愿者”的巡查机制,定期开展护河活动,同时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引导居民树立爱河护河意识,形成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共商共计推动社区发展
“近期气温上升,大家要注意森林防火问题,还要提醒家里的孩子们,不要下河塘游泳洗澡,一定要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来到居民院坝会,廖晓花向居民们一一传达提醒近期要注意的事项以及相关的政策新动向,居民们听得十分认真,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提问。
据了解,为了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促进社区文明发展,新建社区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安全隐患排查等活动,并以院坝会为载体,定期开展交流活动,从森林防火到预防游泳溺亡,从“文明家庭”“最美院落”评选到产业规划,居民们围坐一起为社区发展出谋划策,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文明合力,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文明动能”。
“社区各方面事项都向我们这些居民宣传得很到位,有事也跟我们一起商量,所以我们都很积极地响应,邻里之间也很和谐,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现在社区的氛围和发展态势都很不错。”新建社区居民黄立平说。
廖晓花表示,院坝会就像一个“移动议事厅”,现在居民们会为社区发展各抒己见、建言献策,从院坝会中诞生的一个个“文明公约”“金点子”,正推动社区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互帮互助解决群众难题
在服务方面,新建社区聚焦特殊群体,定期开展走访慰问,面对有需要的居民,在特定时期会组织志愿者提供生活帮助、心理陪伴等服务,切实落实措施解决他们的难题。
社区居民黄忠家庭,妻子因脑梗几乎半身瘫痪,行动极为不便,而黄忠作为家庭的顶梁柱,在一次务农时也意外摔断了手。
了解到这一情况,社区迅速行动起来,在今年春季播种时,联合县人大代表、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帮助黄忠夫妇种植玉米苗,为他们减轻生活的负担。
“玉米长得很好,节节攀升,看到它们,就想起大家对我们的帮助,我们夫妇俩打心底里感谢大家。”黄忠说,大家的行为切实温暖了他,他不会放弃生活的希望,会尽可能养好身体,好好生活,在其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也会毫不犹豫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
“现在邻里之间互相帮衬,谁家有困难,大家都会主动搭把手。”廖晓花表示,接下来,社区将继续强化环境治理,丰富居民文化生活,聚焦特殊群体关怀,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擦亮“文明单位”招牌,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记 者:郑 莉
编 辑:李玉婷 林雪琴
编 审:陶 涛
副总编:周国勇
总编辑:周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