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时政要闻 电视新闻 丰都故事 丰都党建 政民互动 微视频 全媒体 稿费系统

当前位置: 首页 > 丰都要闻 > 详情

丰都曹顺英入选!2025年第二批“中国好人榜”候选人重庆建议人选名单公布

来源:丰都县融媒体中心 浏览量:3884 更新时间:2025-05-19 10:30:13

近日

2025年第二批“中国好人榜”候选人

重庆建议人选名单公布

共12组入选

其中

来自丰都县

赡养前夫养母40载 “好儿媳”

孝善故事传千里

曹顺英入选

曹顺英

赡养前夫养母40载

“好儿媳”孝善故事传千里


曹顺英,女,1955年1月生,重庆市丰都县三合街道童仙寨社区居民。面对丈夫意外离世带来的多重压力,曹顺英白天打零工维持生计,夜晚为丈夫的养母缝补衣物、制作鞋袜,以一己之力撑起家庭。重组家庭后,她又与现任丈夫共同照料老人,用行动打破邻里“肯定坚持不了多久”的质疑。40余年的坚守,曹顺英用行动将“好儿媳”的孝善故事传遍十里八乡,如今,93岁的婆婆卧床多年,她仍日复一日地悉心照料。曾获评丰都县“十大孝善人物”和“重庆好人”等称号。


半世姻缘一生情


曹顺英的人生经历颇为曲折,她有过两段婚姻。而谭兴碧,既非她前夫的生母,也不是现任丈夫的娘亲,而是她前夫的婶婶。谭兴碧一生无儿无女,形单影只,为了能在暮年有所依靠,她将曹顺英的前任丈夫视作亲生儿子。


自曹顺英嫁入家门的那一刻起,她便在心底认定谭兴碧是自己的婆婆,毫无保留地承担起了为人儿媳的责任。


彼时,谭兴碧年近五旬,身体还算硬朗,时常帮着家里操持家务,分担生活的琐碎。后来曹顺英有了孩子,谭兴碧更是贴心地为坐月子的她洗衣做饭。一家人以种地为生,虽收入微薄,但彼此理解、相互扶持,日子过得平淡却温馨。


晨昏定省的端茶送药,寒冬酷暑的浆洗缝补,曹顺英用柔弱的肩膀撑起婆婆的一片“晴空”。


命运重击见真心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曹顺英45岁那年的一个上午,她的天塌了。


当天,丈夫如往常一样,牵着牛前往地里耕地。就在为牛戴枷的瞬间,不知为何激怒了牛,牛突然暴起,狠狠踢向丈夫。当曹顺英接到村民的告知赶到现场时,丈夫已生命垂危,还未来得及送往医院,便永远地离开了她。


曹顺英悲痛欲绝,家里“顶梁柱”倒了,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她痛不欲生,甚至有过轻生念头。她面临着重重困难:孩子们怎么办?家里收入从何而来?压力本身就大,如何继续照顾婆婆?


好在邻里乡亲们耐心劝慰和当地政府的关心慰问,让曹顺英逐渐走出阴霾。想到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她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望着失子悲恸的谭兴碧,曹顺英坚定地许下承诺:“婆婆您放心,只要我在,就绝不会不管您。”


为了维持生计,曹顺英到村里打点零工,用微薄的收入补贴着家庭开支。每当夜深人静时,她还会为婆婆缝补衣物、制作鞋袜,用自己的双手为老人编织着温暖。


孝心缔造新家园


丈夫离世一年后,热心的邻居纷纷为曹顺英介绍对象。然而,她每次都将男方是否愿意与她一同赡养前婆婆作为结婚的前提条件。正因如此,许多相亲对象望而却步,她也因此错失了多次可能的幸福。


期间,曹顺英婉拒他人的牵线搭桥,选择独自生活,一边悉心照料田地,一边精心侍奉婆婆,还抽空在附近打零工,用微薄的收入补贴家用。


多年来,谭兴碧深知曹顺英生活不易,多次主动劝其另寻婚事。在前婆婆的撮合下,曹顺英认识了现任丈夫梁志华,组建了新的家庭,开始慢慢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婚后,梁志华信守承诺,不仅对曹顺英关怀备至,对谭兴碧也同样真心相待。


曹顺英回忆道:“刚结婚那几年,丈夫外出打工,挣的钱自己舍不得吃穿,一分一厘都交给我。年底回家,还会分别给我和婆婆购置新衣新鞋,买各种好吃的。”


起初,邻居们并不看好这对新婚夫妇,但是时间一长,他们逐渐被曹顺英夫妇的孝善事迹所感动,并在当地传为一段佳话。


孝善传承润乡邻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如今,谭兴碧老人已93岁高龄,长年卧病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但曹顺英从未有过丝毫的厌倦和不耐烦。


数十年来,曹顺英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相同的工作:洗衣喂饭、翻身换被、洗脸擦身……每餐都要亲自端到老人面前,甚至喂到老人口中。为了提升老人的生活质量,她还坚持每天为婆婆洗澡、梳头、理发、捶背、剪指甲。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婆婆虽然卧床多年,但身上总是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每当有亲朋好友或社区干部来访时,谭兴碧都会激动地夸赞这位“好儿媳”。在她的心中,曹顺英早已成为自己最亲近的人。


面对人们的赞誉和夸奖,曹顺英总是摆摆手:“我没读啥书,不晓得如何表达。但我只知道,做人要讲良心,要知恩图报。婆婆对我好,我就要对她好。”曹顺英用40余年的坚守践行“孝”的真谛,她的故事如同一束光,照亮身边每一个人。


王强

奋力拼搏 “五金王”

实现中国越野滑雪新突破


重庆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越野滑雪运动员、教练员。作为我国男子越野滑雪亚冬会历史上的首个冠军,登上越野滑雪世界杯领奖台的“亚洲第一人”,第十四届全国冬运会“五金王”,重庆首位冬奥会选手,重庆首位在冬奥会开幕式上宣誓的运动员代表。2021年以来,王强先后代表重庆参加冬奥会、越野滑雪世界杯、越野滑雪全国锦标赛、亚冬会等各大国际国内赛事,斩获12金2银共计14枚奖牌。2025年2月8日、12日,王强获得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越野滑雪男子个人短距离(传统技术)冠军、越野滑雪男子4×7.5公里接力冠军,实现中国在亚冬会越野滑雪男子项目上金牌零的突破,也是重庆运动员获得亚冬会金牌的“第一人”。曾荣获“重庆好人”称号。


程太富、邓后平、邓平

男孩火海受困

仨勇士徒手爬楼救人获盛赞


3人皆为重庆市万州区双河口街道居民。2024年9月23日,双河口街道双河组团B区3楼突然起火,一名男孩受困。生死关头,程太富、邓后平和邓平不顾危险,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冒着浓烟和高温实施接力救援,帮助男孩成功脱险。接力救援视频网上传播,引发网友广泛关注和点赞,纷纷称他们为“勇士”。3人荣获“万州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重庆好人”等称号。


刘剑平、王忠彬

不惧冰水刺骨

“平民英雄”深塘连救4人


刘剑平,重庆市永川区畅恒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客车司机;王忠彬,重庆市永川区朱沱镇福良村村民。2024年12月12日,在永川区朱沱镇围子山村,一辆私家车不慎坠入鱼塘,车辆倒扣,车内4名乘客生命垂危。危急时刻,刘剑平、王忠彬挺身而出,在两人合力救援下,落水4人化险为夷。二人被永川区公安局认定为见义勇为,荣获“重庆好人”称号。


刘联安

生死关头 “托举者”

点燃他人生命之光


重庆市梁平区游泳协会副会长,梁平区美术家协会理事,梁平区书法家协会会员。2024年10月24日上午,一年轻女子在梁平区双桂湖落水,危急关头,刘联安迅速跳入刺骨的湖水,奋力救起已经昏迷的溺水女子,挽救了一条年轻的生命。这已是刘联安第3次下水救人。作为一名生命“托举者”,他奋不顾身的英勇事迹引发全国媒体关注报道。曾上榜中央政法委2024年第四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荣获“重庆好人”称号。


王泽喜

诚信制秤59年 

“王杆秤”心中有杆公平秤


重庆市巴南区丰盛镇居民。王泽喜在巴南区丰盛古镇十字街开了一家“称心如意”的手工秤铺子,坚持手工制秤59年,始终恪守“一丝不苟制秤,公公正正做人”的家训,将诚信刻进每杆秤的“花星”。他拒修作弊秤的硬气、抵制重金诱惑的傲骨、“斤斤计较”的执着,让“王杆秤”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公平代名词。他的女儿也传承这份匠人风骨,将“秤平心正”的家风化作互联网时代的职业操守。社区以他为主角开展的“诚信故事分享会”如同古镇跳动的道德脉搏,引发众多商户的情感共鸣。曾获评“重庆好人”称号。


吴文

传承民间故事50余载

“故事大王”传播非遗魅力


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遗项目“走马镇民间故事”传承人、中国故事大王,被誉为“重庆言子艺术”创始人。时任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曾先后6次到走马镇考察采风,对吴文为非遗文化传承事业所做的贡献给予高度赞扬,称赞他为“民间故事活化石”“言子大王”,勉励他继续为非遗传承事业发光发热,“把口传绝活捧成传家宝”。自投身非遗传承事业50年来,吴文作品发行量突破500万张,先后获评世界文化交流金奖、全国戏剧文化奖表演金奖、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中国曲艺之乡曲艺大赛金奖等奖项,有着“故事大王”之称,荣膺“重庆好人”称号。


杨修平

写书捐款做好事

退役老兵堪当当代“活雷锋”


重庆市綦江区郭扶镇双山村人。从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军队退休后,他回到家乡綦江,坚持弘扬雷锋精神,热心帮助困难群众,主动清除路障、筹资改造小区道路;参与组建“綦江区老战士报告团”,组织开展专题宣讲;寻访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个人出资编印《最可爱的人——重庆綦江健在赴朝老战士的铁骨雄风》,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珍贵资料……12年来,杨修平累计捐资45余万元用于公益事业,曾获评云南省“最美退役军人志愿者”,昆明市“最美春城银霞志愿服务之星”,以及“重庆好人”等称号。


殷其龙

21年暖心服务“最美的哥”

精心搭建爱心车厢


重庆市出租汽车公司第二分公司出租车驾驶员。从业21年来,殷其龙以“爱岗敬业、奉献社会”作为行为准则,服务乘客超20万人次,安全行车超200万公里,成为零违章、零投诉、零事故的“三零”司机;他努力钻研、精益求精,多次在驾驶员技能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他拾金不昧成为“爱心车队”的成员,将因过敏生命垂危的小孩及时送医,连续6年免费接送耄耋老人看病就医,在紧急防汛期参与抗洪抢险任务运送抢险物资到防汛一线。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


张方勇

15年血泪拼搏创历史

外卖小哥逆袭成“拳王”


重庆市云阳县沙市镇秀家村村民。15年来,张方勇怀揣拳击梦想,独自北上西安、南下昆明,历经颠沛流离。他是穿梭在城市街巷的“外卖小哥”,曾以一天69单的配送量创下站点最高纪录;他更是拳击擂台上的“拼命三郎”,用15年血泪拼搏改写中国拳击史,成为首位WBA雏量级青年拳王,获得劳伦斯世界体育奖“最佳体育时刻”提名。从送餐车到拳击场,他在双重身份中践行着“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职业精神,用汗水与热血书写着新时代新青年敬业奉献的青春答卷。


张林聪

悬崖雪路仗义相助

“暖心人”善举诠释渝鲁情


重庆市沙坪坝区联芳街道联芳桥社区居民。2025年1月10日,在重庆城口大巴山区,山东货车司机李师傅因雪天山路路况复杂被困,张林聪果断出手相助,事迹在网络平台上被广泛传播,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多家主流媒体关注报道并称赞其助人精神。作为一名资深“暖心人”,早在2008年,张林聪在福建泉州务工时就曾救起溺水小孩,他用一次次凡人善举汇聚暖人洪流,诠释人间大爱,折射文明之光。曾获“重庆好人”称号。


张先友

好弟媳54年悉心照料

大伯哥93高寿安享晚年


重庆市荣昌区清江镇塔水村村民。从喂饭擦身到清理排泄物,在超半个世纪的岁月里,张先友以超乎常人的耐心,事无巨细地照料着智障患者大伯哥雷桂亨的生活起居。特别是在大伯哥瘫痪的近8年间,她依旧不厌其烦精心照顾。如今雷桂亨已93岁高龄,成为家族最长寿者。从青丝到白发,54年始终如一,这份超越血缘的亲情在张先友的坚守中愈发厚重。其家庭曾荣膺“重庆最美家庭”表彰。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深学笃用习近平文化思想 奋力书写文化强县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激励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以奋斗姿态拥抱梦想 学习时节|如何加强作风建设,总书记这样生动阐释! 跟着总书记读懂中华文明丨良渚: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
丰都微信公众号
“看丰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