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时政要闻 电视新闻 丰都故事 丰都党建 政民互动 微视频 全媒体 稿费系统

当前位置: 首页 > 魅力丰都 > 详情

美丽家园有“面子” 幸福生活有“里子” ——记许明寺镇梨园村

来源: 浏览量:2375 更新时间:2025-03-20 16:47:51

艾草产业示范园

梨园村田园风光

干净整洁的道路

关刀石

记者 李巧

许明寺镇梨园村,位于镇正东端,背靠金山寺、张磨山、坛子山,石宝河、跳蹬河穿村而过,依山傍水,景色宜人。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设置许明寺镇,晒谷坝村、天宝寨村、罗家湾村三村合并,定名为梨园村。

“梨园村属于浅丘陵地,南高北低,形成以金山寺、老鹰洞、张磨山、坛子山为骨架,以东西向主路、以南北向辅路为分支的网状布局。”梨园村党总支部书记徐华说。

深厚的历史底蕴

“古家的山,李家的川,老徐家来了占半边。”这句流传已久的民谣,道出了梨园村姓氏宗族的分布格局。古、李二姓或许是最早的居民,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留下了无数传说与故事。

这些故事口口相传,从祖辈们的口中娓娓道来,融入了一代又一代村民的血脉之中,成为了梨园村独有的文化基因。

“李家寺的文庙,一个古韵流淌、庄严肃穆的文化圣地,可惜现在没留下来。但我们对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却一直记在心里。”徐华说。

梨园村有丰富的历史文物,清嘉庆十六年的金山寺摩崖造像,线条流畅,神态安详,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历经风雨仍栩栩如生;北宋的坛神子造像,古朴庄重,诉说着千年的信仰与祈愿;汉代的洞凉凉崖墓群,更是为研究古代丧葬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这些历史文物,成为梨园村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它们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情感,见证了无数个春秋的更迭,是梨园村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如今,村民们在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也从未忘记守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积极配合文物保护工作,努力让这些瑰宝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继续向世人诉说着梨园村的悠悠往事与深厚底蕴。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在历史的沉淀中,梨园村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紧跟时代的步伐,大力发展产业,走上了绿色崛起的道路。

2022年,梨园村开始了艾草的试种,村民们以土地入股的方式积极参与进来。如今,艾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成为了梨园村的支柱产业。

“绿油油的艾草,像一片希望的海洋,增加了我们的收入。”村民徐世江指着远处的艾草田说。

2023年,梨园村又发展榨菜种植,刚开始只是试种了700亩左右,没想到效果极佳。2024年,种植面积扩大到了800亩左右,村里面90%的村民都参与了进来。

“我们村里面还有这榨菜初加工厂,直接收购村民们种植的榨菜。”徐华说。

此外,榨菜的成功种植,不仅带动了梨园村的经济发展,还辐射到了周边的5个村和一个社区。如今,榨菜种植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的产业链。

改善人居环境

走在梨园村的道路上,只见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房屋错落有致,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产业发展的同时,梨园村也积极开展人居环境的改善。

“我们村委会定期组织村民清扫院落、道路、卫生死角。同时,还聘请了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日常打扫,确保村庄的干净整洁。”徐华说。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梨园村每个院落都设有垃圾桶,人多的地方还设有垃圾箱。垃圾满了就有专门的人员进行清理,确保了垃圾的及时清运和处理。

“以前我们村里到处都是垃圾,现在好了,垃圾有人收,环境也干净了。”村民左昌亚感慨地说。

除了物质环境的改善,梨园村还注重村民思想观念的转变。村委会经常组织村民开会,宣传卫生知识,改变人们乱扔垃圾的不良习惯。如今,村民们已经养成了自觉保护环境的习惯。

“我们将继续扩大艾草、榨菜的种植面积,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升村民的收入水平。同时,我们将加强环境整治工作,保持村庄的清洁美丽,并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此外,我们还将注重传承和弘扬梨园村的文化瑰宝,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徐华说。


直播 |云游丰都春日盛景,共赴四城联动赏花之约 2025丰都两会 花漾春野,丰都包鸾2500亩油菜花竞相绽放 丰都:春雪润山川 丰年兆新篇 深学笃用习近平文化思想 奋力书写文化强县新篇章
丰都微信公众号
“看丰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