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王铭(中)在“老王调解室”为居民调解纠纷
记者 李巧
近日,记者来到三合街道平都中路社区,询问一旁的居民是否知晓“老王调解室”时,居民们笑着说道:“当然知道!那可是我们社区里的‘和谐小站’,邻里间有啥不快,去那儿说说,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老王调解室”从最初的“单枪匹马”,到如今形成了一支多元化的调解队伍,不仅成为居民心中的“解压阀”,更是基层治理创新的典范。
因地制宜 创建“老王调解室”
推开“老王调解室”的门,几位居民正围坐在一起,她们的脸上带着几分焦虑与期待。平都中路社区党委书记王铭,被大家亲切称为“老王”,正耐心地倾听并梳理着居民对电梯加装的意见。
2023年4月,面对社区内日益增多的矛盾纠纷,王铭决心依托“枫桥式司法所”,创立一个能够让居民信赖、有效化解矛盾的平台“老王调解室”。
“刚开始举步维艰,法律知识匮乏,人手也不够,社区内的矛盾纠纷较多。”王铭说。
面对社区居民繁琐复杂且较多的调解需求,仅靠王铭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于是,他开始组建团队,邀请社区干部、网格员以及居民议事代表加入,共同为社区的和谐稳定贡献力量。同时,三合街道办事处也给予了大力支持,联合各级部门积极协调解决纠纷,为“老王调解室”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今,“老王调解室”已不再是王铭一个人,而是一支由多人组成的专业化调解队伍。他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的负责接待来访居民,有的负责调查了解情况,有的则负责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
创新机制 解锁社区和谐密码
五内工作法是“老王调解室”在长期实践中建立的开展工作的指导机制,也是他们化解矛盾纠纷的“法宝”。
“我们每接到一起纠纷,都会按照这五内工作法来操作。”王铭介绍,“第一,由社区党委迅速组建工作专班,全面部署工作;第二,畅通群众监督渠道,推动政府形成纠错机制;第三,强化职能部门联动,形成责任链条;第四,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动员各方力量参与调解;第五,通过普法教育,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
2023年,老年协会旁边百货公司小区1、2、3栋楼房底层住户因担心影响采光和噪音等问题,坚决反对加装电梯。多次报警无果后,居民们找到了“老王调解室”。
王铭带领团队,深入小区了解情况,与底层住户和上层住户分别进行沟通。他们不仅从技术上解释了电梯加装对底层住户的影响微乎其微,还从道德和邻里和谐的角度进行了劝导。最终,在团队的耐心调解下,底层住户同意了加装电梯的方案,居民之间的纠纷得到了圆满解决。
“自从有了‘老王调解室’,社区的矛盾纠纷少了许多,大家有什么事情,都可以直接向社区反映,并且可以得到及时处理。”居民冉建兰说。
去年,网格长谭方程收到许多居民反映,雪玉路1、2单元存在的违章搭建不仅严重堵塞了消防通道,给行人通行带来极大不便,还使得道路环境显得脏乱不堪。为了妥善解决这一问题,社区邀请了相关居民前往“老王调解室”,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在调解过程中,社区干部从公共区域利用、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安全隐患以及社区形象等多个维度出发,耐心细致地给居民讲清道理,再加上三合街道执法队和城市管理部门的协调,最终说服居民拆除了多处违章建筑,有效改善了社区环境。
多元共治 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平都中路社区党委积极探索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径,他们以五内工作法为指导,打造了“老王调解室”的工作品牌,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网格员+三官一律+人民调解员+意见领袖”的多元解纷体系。
据介绍,多元解纷体系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平台,整合了网格员、法官、检察官、民警、律师、调解员、居民议事代表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通过听证会、普法教育、回访等多种形式,实现了接待、化解、普法、回访的全闭环服务。
“我平时就是收集居民的意见,然后进行整合,再反映给社区。同时,与社区干部一起加入‘老王调解室’,为居民化解矛盾纠纷,共同营造和谐社区。”居民议事代表隆国平说。
据了解,在“老王调解室”的推动下,平都中路社区基层治理成效显著。110报警率同比下降了63.4%,民商事案件下降了61.1%,初信初访实现了零目标。在2024年6月的群众满意度调查中,数据上升了18%。社区先后被重庆市商业委员会评为“示范社区”,被重庆市平安办评为“平安网格”。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老王调解室’将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为社区和谐添砖加瓦。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机制,强化政策普及与法律知识培训,为社区治理注入更强动力。”王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