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新闻 > 详情
前段时间本栏目对县城希田花园、阳光上海城小区段龙河左岸线湿地公园园林树木遭人为损坏,林下大面积土地被居民私自开垦成菜园子进行报道后,相关部门积极回应,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监管,有序推进植被恢复。
近日,记者在阳光上海城、希田花园小区等通往湿地公园的多个入口处看到,县湿地保护管理中心正组织人员,在居民必经路段设置告示牌,告示牌上醒目地标注着“禁止违规侵占国家级自然公园”“禁止在湿地公园开荒种地”等内容。同时,联合三合街道南天湖东路社区,对湿地公园周边的居民进行全面走访,发放告知书,向居民宣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开荒种地对生态造成的影响。
同时,县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在对地形进行现场勘查后,在龙河湿地公园左岸线多个视觉制高点安装高清视频监控,通过物联技术实现对破坏植被行为的精准定位和及时制止。
“现在工人正在安装摄像头,摄像头能够360度旋转,监控范围在一公里左右,总共安装四组,以后只要有居民故意去损坏树木,都能够监控到。”县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主任文成德说。
除此之外,三合街道南天湖东路社区居委也积极履行属地监管职责,落实网格员对湿地公园实施全天候巡查监管,强化对辖区居民的宣传引导。
三合街道南天湖东路社区党委书记秦莉告诉记者:“我们把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工作融入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以网格为单位开展常态化宣传巡查劝导,保护龙河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目前,县湿地保护管理中心联合三合街道正有序开展部分区域植被的恢复工作,过去湿地公园步道两旁被破坏的区域,已经重新栽植上各种树苗。
“接下来,我们将积极争取资金,筹划项目来实施植被恢复,主要栽植兰天竹、三角梅、枫香树,栽植后会同三合街道及相应的社区,加强日常监管和指导,确保三年内植被恢复达到全覆盖。”县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主任文成德说。(本报记者 )
短评
守护湿地植被 共绘生态画卷
湿地公园是城市的“绿肺”,每一株草、每一棵树都是湿地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更在净化水质、调节气候、防洪固堤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相关部门加强监管的同时,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从自身做起,自觉约束行为,以实际行动守护这片珍贵的绿色宝藏,让湿地公园的植被得以繁茂生长,让湿地生态系统持续焕发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