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丰都故事 > 详情
邱帅青正在规划现场进行调查
实习记者 李巧
在丰都县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有这样一位水利人,他以水为伴,用十五年的青春与汗水,书写着对水利事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他就是县水利局规划计划科负责人邱帅青,被同事誉为“工地的技术员”、被群众亲切称为“水卫士”。今年,邱帅青被评为全国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
三年徒步现场近5000公里
晨曦初露,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邱帅青已经踏上了前往工地的路。无论是烈日如火,还是寒风刺骨,他总是那个最早到达现场的人。
2023年夏天,金龙水库的勘察任务尤为艰巨,面对高山密林,荆棘丛生,许多人望而却步,但邱帅青没有退缩。他带着3名技术专家,硬是在这无路之地砍出了一条小道。
“他在工作上舍得干、愿意干、有办法干。”县水利局副局长谭岚说。
三年间,邱帅青参与陈家沟水库、吕家沟水库、竹田湾水库等7座骨干水源工程的规划与设计,形成手稿2万字,徒步现场近5000公里,七座水库解决当地10万余人的饮水和2万余亩耕地的灌溉问题。
创新探索“以砂兴水”
“水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的力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推动水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邱帅青说。
邱帅青积极创新探索“以砂兴水”等水利投融资改革,召集县发改委、县农发集团、农发行等多方力量,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坚持“周调度、月会商、季督办”,让“以砂兴水”模式从提出到贷款落地仅用时17天,成功向农业发展银行融资贷款7.2亿元,并争取到专项债4亿元,满足了水厂“一改三提”、水源工程及水网建设中长期资金需求。
邱帅青面对勘探地质、测量水位、设计图纸等等繁琐工作从来不抱怨,都是积极乐观,兢兢业业。
飞龙中型水库坝型原计划采取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周期长、投资大,但邱帅青从科学、长期的角度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采用堆石混凝土重力坝的建议,并说服各方专家。
方案实施后,有效地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总工期由52个月缩短到38个月,其工程成本由原来的14亿元降低至10亿元。
邱帅青用智慧和勇气,积极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升水利工程的科技含量,成为了同事口中的“水利先锋”。
解除乌羊坝的洪涝威胁
“防洪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危冷暖,是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邱帅青说,在他的心中,人民群众的利益永远排在第一位。
为解决全县防洪问题,邱帅青带领团队深入基层,走村串户,摸清了全县防洪现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全力推进全县中小河流治理的前期和建设管理工作,有效解决全县30个乡镇的中小河流防洪问题。
暨龙河乌羊坝,这个曾经让当地人心有余悸的地方,十年九涝,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在2016年便发生了一场洪水,淹没2个中小企业、17间房屋和1所学校,损毁庄稼1200余亩,紧急转移群众202人。
邱帅青立即率领专家多次进行现场踏勘,连续熬夜加班一周,几易其稿,最终研究出新建5公里排洪隧洞的最优解决方案。工程建成后,解除乌羊坝的洪涝威胁。
今年,邱帅青被评为全国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面对这份荣誉,邱帅青说,“这份荣誉不是我个人的,是和我一样驻扎在水利战线的同事们的。”
他的话语,如同清泉滋润心田,映照出无数默默耕耘于广袤大地的水利人的身影。他们以岁月为笔,以汗水为墨,在广袤无垠的天地间书写着平凡而伟大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