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十三五”期间,三建乡作为整乡全域“三变”改革试点乡,探索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农民主角“三主”模式,初步构建起农村产业兴旺、企业资本增值、集体经济壮大、农民群众增收、全域经济提升的多赢局面,总结出一条践行“三变”改革、决战深度贫困、决胜全面小康的丰都路子。在“十四五”期间,三建乡如何用好“三变”改革经验,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近日,记者采访了三建乡乡长任正义。
任正义:我们将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每年持续投入不低于2000万元实施产业管护,按照《丰都县三建乡整乡“三变”改革试点核心载体典耘公司治理和运行机制方案》,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组织架构、运行制度、管理方式、保险保障、后续管护”等问题,深入研究乡党委、政府在实施“三变”改革后发挥作用的方法措施,严格落实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融资、管理、生产、营销、分配等市场化运营活动。统一干部群众对深化全域“三变”改革工作的认识,提高契约意识和参与“三变”改革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按期兑现群众收益,确保“三变”改革取得实效。
按照全市现代畜禽产业基地建设要求,进一步做大做强扶贫产业,持续发展适度规模肉牛、蛋鸡、生猪养殖。巩固发展笋竹1万亩、青脆李3000亩、花椒1000亩、生态渔业养殖水面200亩。按照农旅融合思路,推动绿春坝保家楼竹乡水苑和竹海休闲园、石龙门石林观光、夜力坪油菜花海、蔡森坝苗圃和冷水鱼、双鹰坝采摘园和大峡谷产业片区发展,打造农旅融合示范带。按照抓点带面思路,推动16个产业示范点建设,确保“一村一示范”。
任正义: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按照要求延续、优化、调整现有帮扶政策,兜底救助类政策继续保持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精准帮扶、定期核查、动态管理”。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响应,及时帮扶,实行动态清零。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在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方面持续予以保障。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确保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与监督,持续强化公益性资产、经营性资产、确权到农户或其他经营主体的扶贫资产监管,确保继续发挥效用。帮助解决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加大劳务输出力度,管好用好公益性岗位,做好低收入人口稳岗工作。持续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切实加强水利设施运行管护,进一步提升困难学生资助、健康救助、住房安全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
同时,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争取落地高标准农田项目1个。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家。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行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三建乡绿春坝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片建设,持续巩固龙河(丰都段)全国示范河湖创建成果,打造乡村振兴“市级示范”。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编制或优化调整乡村规划。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打造农民趣味运动会、春节团拜会等文化品牌,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入推进“五治”融合,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提高乡村善治水平。
任正义:我们将聚力旅游服务小镇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高地。以全面完成“小桥流水人家、四合院、川东民居风格、推窗望山、出门踏桥、四面环水”的特色旅游小镇建设为目标,全力推进场镇建设,全面完成搬迁任务。在5月底前交付3栋0.5万平方米安置房,龙河新桥、集配中心连接道路实现通车;6月底前交付文化服务中心、派出所、卫生院、敬老院,完成场镇水系及市政配套设施建设,龙河流域电商集配中心(含农贸市场)投入使用;7月1日实现新场镇开市营业;9月底前交付政府办公楼及宿舍楼,功能齐备的旅游场镇基本形成。全面升级场镇经营,严格按照全域旅游示范镇的相关要求,深入实施“五治”融合,建设智慧场镇。建设覆盖全场镇的安防监控和违章自动抓拍系统,进一步深化社会管理,做好易地搬迁安置户和场镇居民的宣传引导,让他们及早适应新环境,主动支持配合场镇日常管理。做好“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保障,按照景点的标准经营和管理场镇,为游客提升优质服务。
同时,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垫丰武高速公路建设,争取将南天湖-双鹰坝-三建场镇-九重天景区旅游联接道纳入规划,完工龙河新桥、鱼泉子桥复建项目,加快构建外联内畅、快捷高效的交通路网。建成投用三建客运站,规范运行三建到县城公交、三建到双鹰坝、夜力坪、红旗寨农客,切实方便群众出行。全面完成场镇内部道路、污水管网等设施建设,畅通内部循环。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山坪塘补短项目,整治问题山坪塘62口,规范管理8个村级水厂和产业水系配套等项目,确保水利设施规范运行。
来源:丰都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邓尧予
编辑:彭春蓉
责编: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