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近年来,三元镇坚持把实施脱贫攻坚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着力将产业发展摆在脱贫工作的重要位置,在产业发展上因地制宜,精心谋划,农旅融合,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有效地促进了村民脱贫致富,村民幸福感日益增强。
三元镇场镇新貌
市民采摘柚子
红心柚至今已有100多年的种植历史,上个世纪90年代,从25亩试验田开始,丰都便拉开了红心柚大发展序幕。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红心柚已成为我县特色产业之一。
三元镇庙坝村1组村民李文强今年69岁了,作为一个上了年纪的人,他靠种植红心柚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这个红心柚,可不得了。是我们村里脱贫致富果,像我这样年龄大了,没得劳动力,单靠红心柚产业一年也能有7000元的收入,日子过得还是比较好。”说起红心柚,李文强显得很高兴。
据李文强介绍,他家种了柚子树40株,卖柚子年收入在2000元左右,另外还有5亩土地,以每亩地700斤稻谷的价格,流转给合作社种植红心柚,有时候还到合作社去务工挣点工钱。
科普示范基地
今年11月9日,2019丰都红心柚消费扶贫暨电商创业大赛在中国优质红心柚之乡丰都三元镇举办,奏响了本年度丰都三元柚的“丰收乐章”。
“我种柚子有30多年,这回是我第二次拿下‘柚王’。”易孝志是三元镇滩元坝社区的老柚农,在今年的节会上,他再次蝉联“柚王”桂冠。
“柚王”的诞生,反映出当地群众“因柚致富”“种柚脱贫”的生活喜悦和产业繁荣所带来的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三元镇按照“种好柚、管好柚、卖好柚”的工作思路,围绕全县打造“中国优质红心柚之乡”目标,大力推进红心柚特色产业发展。
2019年红心柚消费扶贫活动暨电商创业大赛现场
据三元镇党委书记兰朝阳介绍:“通过电商扶贫、消费扶贫、乡村旅游扶贫等有效措施,推动丰都红心柚更好地走向市场,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巩固脱贫成果。”
截至目前,三元镇4000户柚农户均卖柚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其中260户贫困柚农依靠红心柚实现产业脱贫。下一步,该镇将立足全县“一心两极三带”生产力布局和"1+6+X"特色效益农业思路,以建设“五乡十里”红柚长廊为契机,依托渠溪河流域的红心柚基地,着力打造融现代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等一二三产业于一体的示范样板。
盛夏8月,在三元镇何家坝脆红李基地,一棵棵脆红李树硕果累累。
“今年雨水有点多,脆红李吸收水分充足。”在每年脆红李成熟季节,何家坝3组村民余道奎每天很早就起床,到自家的李子种植基地查看李子成熟情况。
站在地头,看着挂满李子的果树,余道奎很开心。他说:“多亏镇上给我们找到了这条致富的好路子,家里的脆红李能增收1万元,平时在合作社务工,一个月能增收1500元左右。”
油用牡丹项目
何家坝村是典型的高山丘陵地貌,山高坡陡、交通不便、产业空虚。“以前大多数村民,靠在地里种玉米、黄豆或者外出务工赚取生活费,‘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何家坝村党支部书记陈华说,近年来,该村围绕群众需求,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高山李子产业,增品种、提品质、树品牌,让过去不值钱的李子变成了“香饽饽”,为村民们找到了一条发家致富的好路子。
陈华介绍,在李子产业种植上,该村以“村组一体”为依托,与丰都县梁磉墩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合作,采取“统一购苗、统一栽植、统一管理、订单收购”的发展模式,着力做大李子产业规模。
“公司职责是提供苗木、技术指导、提供订单。村集体的职责是参与合作社产业发展的谋划与监管。何家坝村专业合作社的职责是在村集体的领导和指导下,统一购苗、打窝、栽植、除草、施肥、管护、销售等,同时加强资金管理,三年后交给农户自己管理。农户的职责是以土地入股,协助专业合作社参与产业发展的管理,三年后接受自己管理。”何家坝村委会主任詹世华说,近年来村里将李子作为全村的一大支柱产业,力争做大做强做出品牌。
目前,全村全年李子产业规模达300余亩,覆盖农户438户,其中贫困户68户。
梁磉墩森林人家农家乐
如何提高产业竞争力,提升产业发展效益?近年来,三元镇进行了大胆探索实践。
“单一的种植,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产品过剩,必将制约产业发展。”兰朝阳说,近年来,该镇在重点发展红心柚产业的同时,积极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其他产业,大力发展体验采摘游、乡村农家乐等,激发发展活力。
2015年,该镇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引进一家公司,开发当地资源,在青杠垭村带头发展农家乐,就近解决留守人员就业。
青杠垭村3组的梁磉墩森林人家农家乐,处于梁磉墩森林腹地,海拔800米左右,环境优美,是该镇有名的一处生态旅游胜地。农家乐里面有山寨遗址、原始森林,清新的空气,凉爽惬意,是游客们夏季旅游的好去处。
在梁磉墩森林人家农家乐,记者看到,不少前来休闲的游客在室内打牌娱乐,许多游客在室外的垂钓中心钓清水鱼,在运动中心开展篮球比赛,玩得不亦乐乎。
“这里山高林密,远离城市喧嚣和工业污染,空气清新,山中有各种野花。在这里,除了游玩以外,还可以采摘野果、野生食用菌,好耍惨了。”游客杨洪强说,虽然自己也是在农村长大的,也看到过无数这样的农村环境,但像青杠垭村这样充分利用资源挣钱的还比较少。
中药材紫苏
在该镇麻柳村,随着前来体验采摘乐趣的游客增多,也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麻柳村七组村民余建宏就是其中代表,他流转土地近200亩,投资80多万元,建起了一个兼具食宿、休闲、采摘的农家庄园。每年春秋两季,吸引不少游客前往闻花香、摘水果、吃水产、尝土鸡。
据了解,三元镇山高林密,有着丰富优秀的自然风光资源,根据乡村旅游规划,该镇将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发展生态农业项目,更加夯实高山生态旅游基础,让村民借助这一优势逐步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