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永川区2019年第3次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现场。
11月,永川区举行2019年第3次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共签约131个产业项目,总投资257.34亿元。
这些项目涉及智能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能源及材料、特色轻工、软件及服务外包等诸多领域。其中,第一产业3个,总投资3.7亿元;第二产业67个,总投资155.88亿元,供地30亩以上工业项目38个;第三产业61个,总投资97.76亿元。值得关注的是,永川此次还签约了两个汽车变速器项目,使我区在汽车高端零部件项目上实现了零突破。
9月粤港澳,10月京津冀,11月长三角……今年以来,永川以开放的心态、互联的姿态、共融的生态,用好三分机遇,积极七分作为,拿出十分诚意,集中力量招引大企业、大项目。前三季度,全区GDP增长10.2%,增速位列重庆市第2位。截至11月14日,我区正式签约项目233个,合同引资493.99亿元。正式签约项目中,工业项目127个;党政主要负责人拜访企业166家。不难看出,今年的招商引资工作延续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并划出了一道“稳中向好”的上扬曲线。
下好招商引资这步“先手棋”
2019年春节长假过后的第三个工作日,2019年全区招商引资工作专题会召开, “集结号”的吹响向我们释放出一个强烈的经济工作信号——招商引资是永川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今年5月,永川获得市发改委“中德(重庆)智能产业园”授牌,而永川开辟的中德合作路径就是建立在招商引资的基础上。2016年,永川通过“以商招商”引进了德国机床巨头埃马克集团。第二年,埃马克永川工厂实现了近3亿元的销售额。这一信号的迅速传播,让上下游产业链看到了巨大的商机。此后,永川组建专业招商团队,重点瞄准德国高端数控机床企业开展招商引资,先后引进德国利勃海尔集团、德国埃斯维机床有限公司(SW)、德国德根公司等多家德国高端数控机床企业。
从“一台机床”取得突破的永川区,正是瞄准了招商方向,下好了招商引资这步“先手棋”。
重庆市永川区(京津冀地区)投资推介会现场。
2月11日,春节过后上班的第一个工作日,区委书记滕宏伟前往新组建的永川区招商投资促进局调研,为大家“敲黑板”“划重点”,对永川2019年招商引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思路。在随后召开的全区招商引资专题会上,区委副书记、区长张果明确了“1+4+9”招商引资工作体系,迅速形成全区一盘棋的招商格局。
“每季度一次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在‘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中促进了招商工作的全面开展。”区招商投资促进局负责人表示,他们在第一时间摸清家底,组织力量,明确目标。
“150余名受训人员走马上任,这些招商力量在全区招商投资促进专题培训班上,从信息捕捉、项目识别、客商洽谈、日常接待、落地服务等多个方面、全套流程进行了专业培训。”区招商投资促进局负责人说,同时按照资料可视化要求,区招商投资促进局精准梳理各园区现有土地存量、标准厂房余量、水电气要素等情况,做到一张图纸、一套数据招商;搭建全区招商引资信息共享平台,收集全区在外成功人士,整理2019年重要展会信息,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做到“个个单位有任务、人人肩上有担子”,助力全区招商引资工作有序推进。
突出重点区域让招商有的放矢
10月28日,由永川区委、区政府主办,永川区招商投资促进局承办的重庆市永川区(京津冀地区)投资推介会硕果累累。本次推介会上,签约项目11个,总投资27.6亿元,涉及大数据、汽车零部件、木材及木制品、会展中心、康养等产业领域。
早在今年年初,永川就将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和省会城市经济圈确定为招商重点,全力承接产业转移,带动招商工作提速发展。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为进一步加大对这一地区的招商引资力度,永川区专门设立了驻京津冀投促局,派出4名以上干部在京津冀地区长期蹲点招商。“我们将目标瞄准京津冀地区的先进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农产品加工、现代物流等先进产业,牢牢抓住这一重大机遇,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截至10月,永川驻京津冀投促局共对接企业694家,拜访企业296家,签约项目14个。”永川驻京津冀投促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最为受益的是永川大数据产业园。永川大数据产业园现已引进企业315家,2018年产值达108亿元,是重庆市单体规模最大的大数据产业园。在该园的315家企业中,来自北京的企业就有近50家。
数据显示:今年,永川先后举办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投资推介会3场,成功签项目32个,总投资76.6亿元,为明年项目储备打下坚实基础;举办了项目集中签约3次,成功签约项目131个,总投资257.34亿元,打造发展区域经济新引擎。
当然,目前的永川还没有达到“选商选资”阶段,自然也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今年年初,区委、区政府紧扣国家政策方向,研究对接国家及重庆产业布局、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结合成渝城市群重要节点的发展定位,确定了智能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特色轻工、能源及新材料等五个工业集群及大数据、食品、药品及医疗器械产业集群,为开展精准务实招商明确了方向。招商过程中,永川主要围绕重点产业集群,按照差什么引什么、弱什么补什么、强什么增什么的原则,绘制招商图谱,找准目标企业,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通过展会向世界发布“硬软广告”也是永川招商引资的一项重点。以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而言,永川精心准备,展区面积304平方米,是参展区县中面积最大的展区之一,长城汽车、百度、航天科工三院、达瓦大数据研究院、普天永惠、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暨华为(永川)联合技术创新中心等为代表的企业组成的阵容豪华的永川大数据智能化军团亮相智博会,永川签约项目111个,投资总额为143.22亿元,永川成功把展会变成招商引资的大舞台。
“永川馆是对永川国家高新区和永川大数据智能产业的一次集中展示。”区经信委主任余波说,参会期间,前来永川馆参观的市民、采访的记者、咨询洽谈的客商络绎不绝,极大地提高了“永川智造”的影响力,打响了“永川智造”名片。
“智博会期间,我们几乎所有区领导都蹲守在智博会现场!”余波说,智博会有数百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加,这些企业的负责人也大多到场,由此,永川将智博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机遇。
长城汽车成品展示
长城汽车重庆智慧工厂竣工投产
几天时间里,这些区领导各显神通,想尽一切办法与企业负责人见面、推介永川。“这种效果比平时出去招商引资好太多了!”一位参与活动的工作人员说,过去,他们去见这些大企业负责人,预约几个月都不一定见得到,智博会期间,到场的所有永川区级领导共会见了100多名客商。
永川的努力很快就得到了回报。智博会期间,不少企业负责人到永川实地考察、并基本达成投资意向。
想尽千方百计跳起来“摘桃子”
招商引资的工作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素是人。越是在招商引资的攻坚时刻,越需要有一批快人一步、敢作敢为、迎难而上的精兵强将,走遍千山万水、吃遍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用“跳起来摘挑子”的状态,以思路换认同、以感情换信任、以真诚换投资。
信息获取是招商第一要务。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永川招商队伍通过亲友、同事、老乡等各种关系,想尽一切办法,不断收集招商信息,拓展人脉资源,累计拜访永川籍在外成功人士300余人次,储备各行各业人脉资源500余个,有效信息300余条。
“把出差当成‘下村’”是驻外招商队伍常说的一句口头禅。记者了解到,永川驻外招商队伍坚持“居无定所”,不固定驻地,不在外租房,以项目为导向,一有信息立马出发,把出差招商干成了“下村”。自加压力,把每月在外11天的要求标准,提高到了15天以上在外招商,最多一个月在外出差达到了26天,足迹遍布60余个大小城市,共计拜访单位累计达650余家。
既“借外力”又“练内功”
招商引资,不仅是要将企业“引进来”,更要让企业“驻下来”,这就需要我们为企业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而谈到营商环境,自然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从“天时”来说,近年随着成渝城市群加快一体化发展进程,成都“东进”、重庆“西进”已成必然趋势。永川位于重庆、成都两个特大城市之间,是成渝城市群重要节点,具有左传右递、承东启西,联动巴渝、辐射滇黔的独特区位优势,是企业布局西南市场的理想之地。
东鹏陶瓷进入设备调试阶段。
从“地利”来说,永川是重庆主城外唯一拥有高速公路环线城市,成渝铁路、成渝高铁、渝昆高铁均在永川设站,另外还拥有长江港口和通用航空机场,具有“水公铁空”立体交通优势。永川还是全国知名的职业教育基地,现有职业院校16所,在校学生13万人,用工稳定有保障。
从“人和”来说,永川近年在引进长城汽车、晨阳水漆等企业的过程中,区领导和招商团队每年往京津冀地区跑数十趟,结交了大量企业家朋友。与此同时,永川始终秉持“做的比说的好,干的比签的好”的理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8条”“高端数控机床发展17条”“职业教育发展24条”“优化营商环境22条”“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30条”等系列扶持政策,打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永立潮头、海纳百川。永川,正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扎扎实实做好招商引资各项工作,为永川高质量发展赢得先机。
永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涂 燕/文 陈科儒 袁卿予 /图
法律顾问:
重庆新源律师事务所 程生奎
电话:13983666721
广东德纳(重庆)律师事务所 邓瑞雪
电话:13983864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