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树人镇
近年来,树人镇围绕县委“一心两极三带”生产力布局,着力构建“一村一品”产业格局,按照花椒、榨菜、柠檬“321”目标,即在全镇发展花椒3万亩,榨菜2万亩,柠檬1万亩,巩固发展花椒、榨菜、柑橘等优势产业,积极探索柠檬、黄蜀葵、白茶、油桐等特色产业发展,形成了“村村有产业、户户有产业”的蓬勃态势。
彭小华是树人镇大石板村村民,此前在重庆主城开店,生意做得顺风顺水,但听说近年家乡实施脱贫攻坚,对投资兴办产业给予优惠政策。
于是,他放弃主城的事业毅然回家,在镇村干部的协调下,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在该镇集中流转土地2500亩发展柠檬产业。
“我家有5亩地流转给了彭小华,
不但每年能获得一笔固定的流转费,
我还被返聘到柠檬基地打工,
一块地就有了两份钱,
收入比以前大幅增加。”
1月8日,
大石板村村民熊顺英说。
彭小华介绍,这是他返乡发展的第一个柠檬产业基地,于2015年建成,2017年开始有少部分树挂果,2018年采果达到200吨,预计今年的产量将增加30%以上,但这还不是盛果期,以后的产量还会逐年增加。该基地约有60人长期务工,基本是流转土地的农民。
“因为我流转了村民的土地,
村民没地种庄稼,
青壮年就可以放心外出务工或做生意,
妇女和老人在家闲着,
我就优先雇请他们来基地打工,
让他们挣现钱。”
彭小华说。
大石板村二组村民毛先文是柠檬基地长期聘请的劳力,据他介绍,虽然在基地干一天只有60元左右,但凭自己的年龄、劳力能挣这样的收入很不错,更重要的是能够按月拿到工钱。
柠檬基地
柠檬挂果投产后,彭小华与俄罗斯商人汤姆签订了购销合同,去年200吨果子全部被汤姆按9.6元/公斤的价格收购,而且产品供不应求。
良好的效益也给他和农户更大信心,目前,他又在大石板周边的大柏树等村流转土地近2000亩发展柠檬产业。
树人镇党委宣传委员向成言介绍,该镇的柠檬产业主要分布在三口井、大石板、双凤山等贫困村。
2015年以来,累计发展柠檬6000亩,2019年挂果面积4500亩,预计产值超过500万元,待进入盛产期,产值可超过5000万元,进一步带领村民持续稳定增收。
这些年来,树人镇不少农民种植花椒尝到了甜头。椒农们种植花椒的积极性高,并且涌现出了不少花椒种植大户,秦勇就是其中之一。
“花椒是经济作物中见效较快的一个品种,绝对是一个能够实现增收致富的好产业,值得规模种植。”秦勇说,自己在树人镇万寿桥村流转了130多亩土地发展花椒产业。2016年开始种植花椒,2017年收入了12万余元,2018年收入了20多万元,今年与去年基本持平。
“种植花椒,没有技术是不行的,否则,花椒的亩产量相差300斤到500斤都是正常的。现在只要镇上有花椒培训,我都要尽量去参加,每次参加培训后,我都能够学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岩口场村二组村民彭廷权告诉记者。
近年来,
树人镇为了做强花椒产业,
在技术培训指导上下狠功夫。
该镇结合扶贫、就业、社保等培训,把花椒种植的相关技术融进去。同时,县农业农村委经常组织花椒种植专家,前往花椒种植较多的乡镇开展技术培训,进村入户对椒农进行技术指导,为他们实现增收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查看花椒新枝
向成言告诉记者,近年来,树人镇强力打造花椒产业,成了花椒产业大镇,截至2019年,累计栽植花椒3.1万亩,全镇形成了以丰忠公路花椒长廊为主线,以三口井、双凤山、大石板、岩口场等村示范带为核心的十里花椒长廊。
目前,全镇花椒挂果面积超2.7万亩,年产鲜椒6100吨,产值达5000万元,花椒产业也成了该镇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三口村花椒基地
在岩口场村,记者看到不少地方都有柚子树。
向成言说,该村的柚子树是琯溪蜜柚,以前虽然零星种植了一些树,但都不成规模。2015年,村里通过召开党员议事代表大会、村民大会,与村民达成共识后,决定壮大琯溪蜜柚这一产业。同时,大力发展其它产业。
“我家种植了10亩柚子树,其中大部分是琯溪蜜柚,少部分是丰都红心柚。”四组村民秦大贵告诉记者,他们家发展琯溪蜜柚已有五六年。柚子树管理得好的话,每亩4000元的收入是不成问题的。种植柚子活少收入高,村民愿意大规模种植。
柑橘蔬果
在岩口场村四组,满山柚林挂满了金黄色的柚果, 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头。漫步柚林,果香醉人。“今年蜜柚丰收,目前完全成熟。”当地蜜柚种植户江青凡告诉记者,他种了20余亩蜜柚,预计产量可达到5万公斤。
据了解,蜜柚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它有预防感冒、降血脂血压、理气化痰等功效。早在2008年,岩口场村就引导村民种植蜜柚。
向成言介绍,目前,树人镇的柑橘产业主要分布在岩口场村、大石板村、万寿桥村,涉及品种繁多,有红肉蜜柚、琯溪蜜柚、椪柑、沃柑、血橙,共计约3000亩。种子过程中,当地的农户主要采取施农家肥的方式种植,很少施用化肥,因此产出的果实味道酸甜适中,口感很好。
柑橘基地
除了上述产业之外,该镇还大力发展榨菜、白茶、黄蜀葵等产业带动村民持续增收致富。
榨菜种植面积2.721万亩,
产鲜菜头57282吨。
目前全镇有榨菜初加工厂4个,
榨菜处理池35个,
榨菜处理池容量约2420立方,
年加工鲜菜头2150-2300吨。
为榨菜施肥
白茶产业主要在万寿桥村发展,目前已投产150亩,今年预计扩大规模至300亩,覆盖农户40户,户均增收2000元。主要采取土地流转、基地务工、财政资金入股分红等方式进行利益联结。
黄蜀葵产业主要分布在在三口井、岩口场等村,共种植300亩,并就近在村里进行黄蜀葵粗加工,成立黄蜀葵加工点3个,覆盖农户100多户,户均增收1000元,主要采取免费发放种子、免费技术指导和订单保底收购方式发展。(本报记者 何韵婷)
检查蜂蛹情况
记者手记:
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群众的参与。树人镇岩口场村在发展柑橘产业中,注重宣传引导,采取多种形式发动,激发群众的发展意识,统一发展意愿,因而在发展中才得到群众的支持,大家主动参与进来,发展障碍少了,力量汇聚在一起了,所以才有后来的满山柚林、柚子满枝头的喜人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