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来来来,快点起来吃食儿了。”近日,高家镇金家坪村六组的一个生猪养殖场内,养殖场的老板许平正一边呼唤,一边拿起饲料盆给猪儿倒饲料,猪儿们闻声起身抢食,养殖场内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许平正在给猪喂食
56岁的许平家曾是贫困户,那时候,家里收入少,时常为孩子的学费和妻子的医药费而发愁。现在,许平在家养殖肥猪,成为了全村人都知晓的养猪能手。
“因为妻子患病,再加上小女儿正在读书,所以家里开销很大。”许平告诉记者,因为这些原因,2014年他家被纳入了建卡贫困户。
许平是一名木工,原本可以像其他农民工一样到外地务工挣钱,但是妻子患病,二女儿又还小,所以家中没有劳动力,自己只能在家照料妻子和女儿。家中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种植水稻和玉米,偶尔也会在周边做做木工补贴家用。
“我们了解到许平家中的情况后,将他家纳入了建卡贫困户。”金家坪村村委会主任秦大权告诉记者,后面又恰逢政府开发了部分公益岗位,经过村上筛选推荐,许平被安排到公益岗位上,负责清扫村道路,一个月1000多元的劳务收入。
就这样,许平在自己的努力和村委会的帮助下,家中的情况慢慢好转,2015年成功脱贫。
以前,村里给贫困户发鸡、鸭、猪崽儿喂养,希望能够减轻家里面的负担,许平也在其中。
“村上好多人都领了猪崽儿,我也领养了一头,跟别人不同的是我挑了一头母的。”许平笑嘻嘻地告诉记者,当时很多人都是随便挑了一头猪,在养肥后过年就杀来吃了,而自己则是特意挑了一头母猪崽儿,希望能够下崽儿,这样每年就可以养猪,每年都可以杀肥猪了。母猪第一次就下了好几只小猪崽,这下可把许平高兴坏了。
许平正搅拌饮料
“我精心照顾猪崽儿,断奶不久,我卖掉几只猪崽儿,收入了几千元。留下一只喂肥过年吃。”许平说,经过这件事后,心中渐渐地萌发了大规模养猪的念头。后来,他便主动参加村上的各种养殖培训,不懂的技术还会到镇上询问兽医,以便将来养猪备用。
2016年下半年,许平经过多方考虑后,贷了5万元的小额扶贫贷款,走上了养猪道路。贷款下来后,许平先是搞好了养猪的基础设施,后来又买了几头母猪和几只猪崽,开始自繁自养,踏上了养猪之路。
“因为是第一次大规模养猪,经验和技术还是比较缺乏的。”许平说,有一次遇到一头母猪生病,由于自己处理不当,差点死了。后来还是兽医来帮忙,这才及时挽救了回来。“如果不是及时叫兽医处理,那次损失会非常大。”说到这,许平还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
第一年养猪结束,许平赚了不少钱,妻子的病有了好转,二女儿上学也有了保障,贷款也还完了。随着养猪规模越来越大,许平忙不过来,便叫回了在外务工的大儿子一起养猪。
“今年行情好,猪肉贵,上半年我已经卖了30头肥猪了。”许平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一共养了120头猪,其中包括9头母猪和一些猪崽儿。按目前的行情计算,今年预计有25万余元的收入,除掉成本和家里开支后,有13万元左右的节余。(实习记者 邓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