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时政要闻 电视新闻 丰都故事 丰都党建 政民互动 微视频 全媒体 稿费系统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详情

青龙乡:茶旅融合织锦绣 基层善治开新局

来源:丰都县融媒体中心 浏览量:5.3万+ 更新时间:2024-11-11 09:32:24

近年来,青龙乡通过深度挖掘、扩大影响、打造品牌,成功将该乡茶产业推向了新的高度。同时,通过“一院两会三事分流”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实现了基层治理的精细化、高效化,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茶旅融合

绘就乡村发展新画卷


青龙乡的茶文化体验馆坐落于青天村偃月湖畔,四周绿荫环抱,空气清新宜人,馆内装修风格典雅,各式茶叶样品、精美茶具错落有致,茶文化典籍众多,尽显茶韵风华。它不仅承载着青龙乡悠久的茶文化历史,更成为了当地茶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在茶文化体验领域,青龙乡党委政府充分利用青天村3组的闲置资源,匠心打造了茶文化体验馆——青龙偃月楼。这座集茶文化展示、茶产品销售、品茶、制茶、特色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地标,不仅是丰都县唯一的茶文化载体,更是青龙茶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青龙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负责人曾黎黎说。


近年来,青龙乡凭借其悠久的茶文化历史优势,迈出了发展的坚实步伐。2024年,青龙乡已拥有2800亩生态茶园,所产茶叶品质上乘,铅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30倍以上,且17项农残检测均呈阴性,是名副其实的优质健康茶。其中,青龙手工茶更是入选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备受消费者青睐。


“我们坚持茶产业与乡村旅游休闲、观光、体验文创协同发展,推进‘一村一品’品牌培育行动,遵循小规模、高品质、好价钱发展路径,因地制宜,立足青龙乡优势资源、已具规模的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等,培育发展2800亩茶叶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高标准现代化茶叶生产加工基地,打造‘千里茶乡,和美青龙’。”青龙乡产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杨青山说。


院落治理

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在青龙乡兴隆村,一场院落会正在有序进行,许多村民围坐一圈讨论村里大户土地租赁的问题。据了解,在基层治理方面,青龙乡积极推行“一院两会三事分流”的基层治理模式。通过集中谋划、分步启动的方式,将55个网格细化为5个微网格和101个院落,并全覆盖配备了院落长。


“以前,土地流转手续繁琐,还容易产生纠纷,现在好了,有了院落会,我们什么问题都能及时解决,大事小事分得清楚,处理起来也快很多。”青龙乡兴隆村廖西山院落长向正国说。


同时,针对现实中的矛盾纠纷问题,青龙乡积极探索以“互助共融、和谐发展”为核心的院落治理模式,组建了矛盾纠纷调解室。不仅能够帮助群众化解矛盾,更是推动了乡村和谐发展。


“这一机制从今年七月份以来就开始逐步推广和实施了,特别是通过集中谋划、分步启动的方式。我们成功地将55个网格细化为5个微网格和101个院落,并全覆盖配备了院落长,确保机制的有效运行。自机制实施以来,我们已处理村民诉求和问题近60件,处理效率提高了30%以上,村庄内的矛盾纠纷数量下降了20%以上。”青龙乡组织人事岗岗长张丹说。


此外,青龙乡还聚力做好“三事分流”,确定了“三事”划分标准和升级转办机制,形成了“事要解决”的闭环机制。分类处置“民呼我为、网上信访、民生诉求”等事件140件次,聘请热心调解员调解邻里矛盾31件次,成功打造出了“三事分流”的青龙样本。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效率和水平,更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和认可。


“我们将持续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谋划‘1314’工作思路,持续探索发展乡村振兴、惠民有感新路径。锚定惠民有感一个目标,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认同感更加强烈。规划高山茶旅融合先行区、中山宜居和美休闲区、低山特色产业示范区3区布局,提速打造青龙生态发展新样板。强化党建统领一条主线,抓思想铸魂,抓政治引领,抓组织塑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开展‘文化润民、环境宜民、服务为民、产业惠民’四大行动,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为,做实惠民更有感。”青龙乡党委书记向剑波说。


记者:杜宏超 李巧

编辑:李玉婷

审核:王 洁

编审:张博铭

总编:周雄兵

丰都举行2024年群众性练兵比武竞赛活动 县消防救援局举行2024年“119”消防宣传月启动暨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开馆仪式 【广安采风】龙安柚香飘四方!农产品文旅融合发展的广安样本 中德合作·渝见未来|“德国先进制造企业重庆行”活动启动 习近平参观的这些简牍,叙说着中华文明的浩荡绵延
丰都微信公众号
“看丰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