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干净整洁的农家院落
林下养殖土鸡
新农人之家
记者 李达元
近日,记者走进栗子乡建龙村,一幢幢灰瓦白墙的农家住宅掩映在绿树丛中,一条条平坦整洁的水泥路修到家门外,内容丰富的文化墙展现着文明风尚,一幅产业发展风生水起、美丽家园宜居宜业的画卷展现眼前。
“我们村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相继实施了‘五清理一活动’‘五沿带动,全域整治’等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由点到面,再由面到片的整体提升,村容村貌实现了由脏乱差到美丽乡村的蝶变。”建龙村党支部书记杜启昌说,该村2023年获得重庆市级“巴渝和美乡村示范村”称号。
打造乡风文明乡村
“奶奶,你这是去哪儿啊,小心别摔倒了。”一位耄耋老人手拄拐棍朝村里的老人食堂方向走去,两名放学回家的小女孩遇见了,立马上前一边询问、一边搀扶老人。
杜启昌介绍,尊老爱幼是建龙村打造乡风文明乡村的内容之一。该村通过建立普通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设岗定责、志愿服务等,开展“十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评选,关心关爱“三留守”人员等各种积极向上的群众性创建活动,使大家更有爱心,也更有凝聚力。
“全村共有23个社会组织,各组织的负责人分别由村干部、退休干部、教师等新乡贤担任,并定期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活动推进乡风文明向纵深发展。”杜启昌说。
据了解,建龙村还常态化开展村级典型选树和评选活动。每个季度进行一次清洁卫生评比,评出最清洁户;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改建原建龙村教学点为建龙村村委活动室;新建体育广场、老人食堂、农家书屋、村民茶话室等活动场所。
“我们还通过搭建由村党支部领导、群众自治组织、村民代表等多方参与的议事平台并制定相关机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有效扩大基层民主。”杜启昌说,每月定期收集梳理群众诉求,不断深化清单制、积分制、院落制管理,实现“大事政府办、小事村组办、私事自己办”的乡村善治机制,群众满意度达96%。
打造产业兴旺乡村
近几天,新农人彭天俊督促自己工厂的工人们抓紧时间检修机械设备,并对厂房及生产车间进行全面大扫除,以为今年辣椒收购及加工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两年前,彭天俊还是村里一名外出务工人员,当他得知乡亲们种植的辣椒不仅价格低,还存在销路不畅问题,便返乡创业投资创建辣椒加工厂。采取“订单收购”的方式,带动全村发展辣椒产业500余亩,同时,聘请多名村民到辣椒加工厂务工实现增收。
杜启昌介绍,村支两委把发展产业作为村民增收重要渠道,辣椒种植只是其中之一。村上还建起大棚发展食用菌产业,依托当地自然生态优势发展有机水稻700亩,引导村民种植黄蜀葵200亩,发展庭院经济,现已打造家庭农场1户,创建农民合作社3个。创新打造种养结合、绿色生态循环农业。
“同时,采取‘互联网+直播’方式,一方面带动农产品销售,另一方面促进我村优质农产品走向中高端市场,降低营销成本,最大限度地增加农户收入。”杜启昌说。
采访中记者获悉,建龙村不仅村组互通公路,还修建了产业路、机耕道;家家户户全部安装自来水,水质、水压、水量满足需求;全村农户用电、通讯网络实现全覆盖。村委会还建有商贸物流网点、电商服务站点各1个,极大地满足了村民生产生活需求。
打造生态宜居乡村
建龙村给记者的印象是村组道路两边树木葱茏,农家院落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环境优美,家禽实行圈养,田野里庄稼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村民们脸上洋溢着甜美微笑。
杜启昌介绍,这都是该村打造生态宜居乡村取得的成效。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2022年,村支两委以创建市级巴渝和美乡村示范村为目标,根据实际情况梳理挖掘农村多元价值,优化乡村生活空间布局,严格保护农业生产空间和乡村生态空间,坚持村庄规划、产业规划、农房设计“多规合一”,详细制订了建龙村3年发展规划,切实打造人居环境整治“新引擎”。
“我们依托寮叶坝红军标语等红色资源,去年上半年完成寮叶坝一期整治项目,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目前正在开展二期整治工程。”杜启昌说。同时,给村内主干路和集中院落等处安装太阳能灯360盏,村民夜间出行或回家不再“打黑摸”。
据了解,建龙村还把本地瓦工、木工、石匠召集起来进行统一培训后,因地制宜利用本土自然材质、传统元素等塑造乡土特色景观,打造独具重庆特色的巴渝民居。启动对原有住宅进行“四改”,共改造农村三格式厕所136所、卫生厕所288户,以及改造圈舍368户。
“为加快农业绿色发展,我们积极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工作,农膜实行回收再利用,联系大型牛场和加工厂收购秸秆加工饲料。引导养殖户将牲畜粪便通过发酵用于作物施肥,不但减少了购买化肥开支,也使生产的农产品绿色环保,实现农业提质增效。”杜启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