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时政要闻 电视新闻 丰都故事 丰都党建 政民互动 微视频 全媒体 稿费系统

当前位置: 首页 > 丰都故事 > 详情

让科技之光照耀畜牧业 ——记2024年丰都县十佳科技工作者张理安

来源: 浏览量:1981 更新时间:2024-09-18 10:13:02

编者按:

当今时代,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我县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通过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搭建科技研发平台,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和企业生产效率。从本期起,《丰都日报》三版开设“科创丰都”栏目,展现我县不断涌现的科创成果,呈现各行各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澎湃动力。


张理安在共富牛场巡查


兴龙镇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师张理安,自参加工作以来,扎根兴龙镇,通过科技赋能,助推当地畜牧业不断发展。

“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协助兴龙镇政府制订发展畜牧业的计划、规划,开展畜禽疫病免疫接种、检疫、消毒、化验诊断、监督、检查等,心系群众服务三农。”近日,张理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1991年,我在涪陵地区农广校畜牧兽医中专班毕业后,回到单位继续上班,虽然业务能力有较大提高,但在实际工作中,感到所学知识仍不能满足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张理安说,2018 年,他又进入西南大学成人教育畜牧兽医大专班学习。

张理安的工作没有朝九晚五、没有节假日,春秋两季的禽流感重点防疫。为了满足养殖场(户)的需求,他都是选择一早一晚出门开展工作,只要是约定了时间,无论天晴下雨都不能失约,为他们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为推动兴龙镇畜牧业发展,张理安还以县科技特派员身份积极参与该镇共富牛场建设,为培育新农人献计献策。

织牢畜禽防疫屏障

春秋两季是张理安最忙碌的时段,他要做好畜禽防疫工作。为了给全镇的每只畜禽注射疫苗,他每天早上6时不到就出门,晚上10时以后才回家。

“这是因为晚上鸡鸭才回圈舍,好打针;早上鸡鸭关在圈舍里,也好打针。特别是晚上,多数村民都睡了,我们还在敲门给鸡鸭打预防针。”张理安说。

张理安带领防疫人员,每到一家养殖场(户),严格按程序进行消毒和免疫注射,并向养殖户细心讲解接种后有关养殖注意事项。

为保证辖区养殖大户及散户全面落实禽畜疫苗接种工作,张理安严格落实动物疫病包片责任制,确保防疫接种到户,切实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禽、禽不漏针。

“我的这些鸡鸭白天都是放养的,不方便接种疫苗,你们这么晚还来给我的鸡鸭打疫苗,真的太感谢你们了,有了你们的养殖技术指导和疫苗接种,我对家禽养殖的信心更足了。”听到养殖户们一声声感激的话语,张理安和同事心里热乎乎的。

据了解,做畜禽防疫工作环境恶劣,猪圈、鸡舍里恶臭难闻,加上很多村民喜欢往鸡舍里倾倒草木灰,打疫苗时产生大量的灰尘,让人十分难受。尽管如此,张理安和同事仍任劳任怨,凭着“防疫就是增收,少死才能增效”的防疫理念,为全镇织牢畜禽防疫屏障。

提高养牛生产效率

“我这牛场于2012年建成投用,从最初的20头本地犊牛,通过自繁自养,达到常年存栏100头以上西杂母牛的养殖规模,这离不开张理安的辛勤付出。”华胜养牛场场主黄国胜说。

华胜养牛场位于兴龙镇先锋村九组,该牛场运营以来,张理安通过不断地探索实践,帮助解决了能繁母牛圈养不易发情、糟粕喂母牛不易配孕的技术性难题,其成果得到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专家认可。

2023年,华胜养牛场成为县科技局丰都黄牛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其圈养母黄牛、糟粕喂母牛的养殖技术得以推广,提高了养牛生产效率。

“10多年来,无论是三伏酷暑天,还是数九寒天,我都要坚持晚上到华胜养牛场完成母牛冻配工作。”张理安说,有时候自己出差在外,场主也愿意等他。

目前,华胜养牛场母牛人工授精配孕率已达到95%以上,远高于行业80%左右的配孕水平。虽然只有十几个百分点配孕率的提升,但是对养殖户产生的效益影响极大。



震撼!丰都举办“深‘琴’庆中秋,弘弦迎华诞”交响音乐会,郎朗大弟子隆定滔回乡献艺 微视频|相知无远近 新重庆建设使命光荣 新征程改革大有作为 ——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中引发热烈反响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纪实 重磅微视频丨人民军队淬火成钢
丰都微信公众号
“看丰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