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丰都要闻 > 详情
李敏 丰都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城西市场监管所干部
本书所展现的是一个有关乡域政治实态的故事,以深入基层调研为行文基础,通过大量实际数据和真实案例,用讲故事的方式叙述在大江区乡镇调研的实际感受。正如笔者所想探讨的,仍是国家—社会理论视角下一个有关基层政权、村级组织和农民在复杂互动结构中博弈共生的主题。文中基层工作者“常常将体制的硬核包裹于个人关系的柔性之网中,并通过这张柔性之网来维护那些必须维护又能够维护得了的村庄公益”,这一工作法让人印象深刻。
“柔性之网”的内核恰如一种媒介,是一种双方都深知对方利益与态度底线的柔性化人际磨合,而非国家与社会二分性的权利对撞。如果时时以权力的硬核示人,势必会增加行政运行成本,事倍功半。“与这种柔性的人际磨合相比较,硬性的制度规范在大多数情况下实际早已为双方所默认,绝少有机会出现在博弈的前台”。作为基层执法工作者,在与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要运用好这一媒介,探求法与情的微妙平衡,以“身赴”“心至”“情留”编织基层治理的“柔性之网”。
“身赴”——置身事内,躬身入局。基层是国家政策制度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感知群众百态的神经末梢。由于存在信息自下而上的层层屏蔽和筛选的特点,基层执法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不仅是政策推行过程中的负面阻力,更是要注意与群众打交道的话语艺术。基层工作中,群众的态度很难用“好”或“坏”这样的字眼去形容,说“坏”吧,他们在“耍刁”的时候脸上始终又挂着笑,叫你又好气也不好发作;说“好”吧,话说出来又句句带刺,很不入耳。身赴基层,就是要置身事内,细品嗔怒嬉笑,深入挖掘群众话语背后的逻辑,在与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不断强大自身内心;身赴基层,就是要躬身入局,感受人间百态,把握住群众想表达的核心诉求,在与群众聊家常的过程中体察民生所需。
“心至”——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文中以皮副镇长为典型的乡村干部,通过称呼村民“我的大哥”“我的大姐”“你老人家”的自我矮化,情景错置等极富“人情味”的方式来行使权力,应对农民日常形式反抗,笔者将其戏称为“正式权力的非正式运用”。群众对被赋予公权力的人员有天然的距离感,而皮副镇长将公权力巧妙地去公共化,究其出发点无非是适当地拉近“官”与“民”之间的关系,将心比心。在执法过程中面对有困难的群众,恰恰需要基层执法者的用心,为其在法网之下追求权力范围内的裁量自由。心至基层,就是要将心比心,把实际情况摸透,将基层冷暖熟悉于心;心至基层,就是要以心换心,把工作做细做实,掌握群众生活一手资料。
“情留”——枝叶关情,念兹在兹。做基层工作绕不开“人情世故”四个字,执法者和当事人并非站在一体两面,非黑即白的对立立场,中间存在很多留白,这正需要“情”字糅合。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才是工作重心。文中乡镇干部“重振豆乡”,为乡镇打造名片,为群众争取利益,就是“情留基层”的生动体现。枝叶关情,民本一体,用情方能一挥而就,书写基层考卷;念兹在兹,民心所向,用情方能一气呵成,绘就鱼水丹青。
身入基层,心至基层,情留基层,最关键的是站稳人民立场,为人民编织出稳稳的幸福之网!